大家都知道,经常吃高糖分食物会伤害牙齿,但你知道吗,某些药物对牙齿的伤害并不亚于糖,甚至还会导致牙龈出血和牙龈萎缩……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酸性药物
用于心脏病急救的硝酸甘油,治疗哮喘的吸入剂等。这些药物含有酸性成分,使用后如果不及时漱口,药物可残留于牙齿表面,进而腐蚀牙齿,使牙釉质脱矿,增加龋齿风险。
2.抗菌药物
四环素类药物(如四环素、米诺环素),可与牙齿中的某些成分结合,长期服用,会改变牙齿颜色,导致牙齿发黄、发灰、变黑等,也就是俗称的“四环素牙”。
3.抑制唾液分泌的药物
抗过敏药,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由于这些药有抗组胺作用,导致口干,可能进一步引发牙周疾病,严重时可能出现牙齿松动,甚至脱落。抗抑郁药也会抑制唾液腺分泌,导致口干从而影响口腔健康。
4.抗骨质疏松药
长期服用双膦酸盐(帕米膦酸和阿仑膦酸)者中,约有1%~6%会发生骨痛、牙龈肿痛和牙齿松动等不适。预防该药的副作用,首先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其次在看医生前不要擅自停药。
5.避孕药
这类药容易引发牙龈炎症和牙龈出血。牙龈炎症是由于牙菌斑(附着于牙齿表面的细菌生物膜)引起。服用避孕药导致体内孕酮水平升高,会使牙菌斑的破坏作用更强,怀孕时容易出现牙龈炎也是这个道理。
6.抗癫痫药
如苯妥英钠,常作为癫痫患者的主要用药,长期服用容易发生牙龈增生,发病率占长期用药者的20%,多见于儿童和青年患者。
7.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药
这类药物主要因为干扰到正常血液的凝血过程而导致药物性牙龈出血,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服用这类药物期间,注意使用软毛牙刷,且刷牙时力度不要过大。
8.免疫抑制剂
服用环孢素、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可引起牙龈增生,服用环孢素可发生牙龈增生伴出血。
9.降压药
服用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可引起牙龈过度增生和炎症,或引起嘴唇和脸颊黏膜出疹、溃疡等。
说了这么多对牙齿有伤害的药物,大家也不必过于紧张。只要我们正确服用药物,这些药物对牙齿的伤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建议服用药物后立即用温清水漱口,定期去医院口腔检查。
漱口能够适当缓解药物给牙齿带来的负面影响,具体漱口的步骤如下:
1.含半口温水,紧闭嘴唇;
2.上下牙稍微张开,把头仰起,使液体通过牙间隙区;
3.轻轻加压,鼓动两颊及唇部,使液体能在口腔内充分接触牙面、牙龈、黏膜及深咽部;
4.10到15秒后将漱口水吐出。
(绍兴市口腔医院)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