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06830025849512/2024-107130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
发布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公开日期: | 2024-11-13 16:35:25 |
吕坚洪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8号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茶叶一直是我市的一大传统经典产业,在全市农业经济中具有压舱石的作用。近年来,我市将茶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来抓,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争取各级资金扶持。2009一2014年,市财政每三年安排茶叶专项资金1000万元,2015—2019年每年安排茶叶产业扶持资金为210万元,2020-2024年每年安排茶叶产业扶持资金150万元。在市级茶叶扶持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积极争取各级资金扶持。2023年,在市级共富项目中争取到2个茶叶项目,实到扶持资金350万元。2024年,争取到绍兴市级农业(茶叶)投资项目一个,获得绍兴市级补助200万元,嵊州市配套补助200万元。此外,年争取绍兴市级农业项目补助资金30一50万元。
二、着力扶持加工企业。2021年,安排资金重点对茶叶加工连续化生产线进行了扶持,对当年建立茶叶数字化加工生产线并且设备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上的生产主体给予设备购置额50%补助。当年2家企业建成4条生产线,2022年4家企业建成7条生产线,2023年13家企业建成24条生产线。如嵊州市正铭茶叶专业合作社建立龙井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后,在不增加用工的情况,日产量提高2倍达到干茶1000斤/天。浙江嘉诚茶业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建成绍兴市首家眉茶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平均日加工茶青10万斤。通过茶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建设,实现加工的规模化,既提升了产量,又提高了质量,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节本增效。
三、重视品牌传播推广。一是借助活动宣传。在市内举办“茶香有道,群媒品嵊州”、“国际绿茶大会”、“2023浙江省龙井茶炒制大赛”等活动,邀请中央七台、人民网、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省、国家级媒体来现场采访报道。到杭州、北京、济南等市外销区市场举办越乡龙井专场推介、展示展销、茶叶品鉴、制茶大师现场炒制等活动。二是通过媒体宣传。开展“越乡龙井,yue享生活”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通过“直播+图文+短视频”进行内容整合营销。在《茶叶》、《中国茶叶》杂志上刊登越乡龙井广告。三是与嵊州越剧艺校合作编排《双越飘香》茶文艺节目,以越剧为媒推介越乡龙井。
下一步,结合建议以及我局的工作职能,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组织开展茶产业发展调研,全面梳理发展现状、分析形势,听取基层茶农、茶企意见,形成高质量发展政策,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我市茶产业发展目标定位、重点任务、推进措施,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多方参与、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茶产业发展工作合力。统筹各类涉农资金支持茶产业发展,重点在茶叶新产品开发、名优茶机采机制、精深加工、冷藏保鲜、品牌培育等方面给予支持。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重大项目投资激励等政策,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茶产业发展。
二、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导茶叶出口企
业发挥资金、技术、人才、营销等方面的优势,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参与茶叶初制,构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荐符合条求的茶叶企业积极申报各级农业龙头企业,对获评相应级别的农业龙头企,按照文件规定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在项目申报等方面龙头企业享有优选权。
三、推进农旅深度融合。各相关部门在制定文旅、乡村振兴等项目的实施细则时,增加茶产业配套内容。集聚茶产业、人文历史、休闲旅游、观光体验、健康养生、美丽乡村建设等资源,大力发展集休闲、观光、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新业态。积极举办茶事节庆、茶园观光品茗等活动,推动茶产业与文旅、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新格局,为茶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提升产业竞争软实力。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农业工作尤其是嵊州茶产业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真诚欢迎广大人大代表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单位:嵊州市农业农村局品牌建设科
联 系 人:汪新贵
电 话:83187332
嵊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17日
嵊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