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 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重点项目
索 引 号: 11330683002584812B/2024-107702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发布机构: 政务公开科 公开日期: 2024-12-13 11:12:22

2024年上半年嵊州市政府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和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

发布日期:2024-12-13 11:12
信息来源:政务公开科
浏览次数: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强力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深化“五拼五比”和“三个年”活动,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经济运行整体呈现“稳中有进、承压前行”态势。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1和1.5个百分点,顺利实现“半年红”。

一是在稳进提质中增强了产业实力。集群效应更加凸显,隆重举办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大会活动,持续强化嵊州曝光度、影响力。经典产业加速转型,智能集成灶产业入围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金天得电商产业园获评省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基地,盛泰智造成为我市首家浙江本土民营跨国公司“领航企业”。创新动能更加强劲。上半年,荣升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嵊州制造”的国内首颗商业化红外气象卫星升空入轨,“全龄人工饲料繁育蚕种技术”入选省农业“双强”行动十大成果,浙工大创新研究院更是获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获国内业界最高荣誉。

二是在全员攻坚中掀起了项目热潮。项目推进计日程功,实体组建项目“前期办”“跟踪办”,闭环抓好项目建设全流程、全环节。外引内育成果丰硕,大力推进招商选资“双百”行动,高效组建3只产业基金。要素争取拼抢有力。相继开展两轮项目谋划擂台赛,共梳理储备项目198个。已有16个项目列入省“千项万亿”工程,3个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

三是在改革图强中积蓄了跨越动能。已斩获省政府督查激励2项,新增省级以上改革试点14项。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2+1+X”改革,建成投用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点餐式服务推动项目落地”“‘嵊情家味’助力乡村农特产品走出去”等2项工作入选省微改革案例,公安领域“综合查一次”、优化出入境服务管理,市场监管“校园e食安”等3项工作获省《竞跑者》刊发,“非标油”综合治理工作斩获首个省改革突破奖。

四是在内外兼修中提靓了城乡品质。城乡风貌持续提升,绍甘线、浙锻路、浦东一路等道路焕新升级,全市国省道已全部实现“白改黑”。领带园区、城北化工园区提升改造稳步推进,“马老故里·富乐雅韵”列入省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建设名单。人文底蕴持续焕活,深入开展越剧文化年系列活动,第二届“村越”广获好评,越剧文化圈列入全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领航项目。隆重举行范瑞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成功举办嵊州国际书法朝圣活动,围棋争霸赛、诗路挑战赛等重量级赛事广获好评,位列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第51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15个县控及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100%,PM2.5浓度、臭氧浓度、AQI优良率均居绍兴市第2位,获评美丽浙江考核优秀。

五是在民生优享中书写了共富答卷。社会事业更优,平稳完成学校布局优化,顺利创成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省人民医院嵊州分院(市妇保院)正式投用,创成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省健康县区。新增“乐龄中心”4家、“乐龄之家”19家、“爱心食堂”19家,创成绍兴唯一的“文化礼堂·老年学堂”省级试点。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分散居住点供水全覆盖。共富成色更足,成功注册“嵊州小吃”品牌LOGO,“嵊州小笼包大师”入选省“浙农致富”十大品牌。“嵊情家味”入选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案例。平安基础更牢,迭代升级“民情大脑”,“和合”寻亲暖心做法入选“七张问题清单”省级十大典型案例。二季度平安浙江指数连续蝉联绍兴第1位,夺得“一星平安金鼎”。

二、下一步政府工作总体安排

一是抓好产业转型。坚持“向新而行”。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加快推动智能集成灶产业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丝绸产业列入省历史经典产业核心区(协同区)。坚持“以智赋能”。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加快落地丝素蛋白产业化研究院。

二是抓好项目建设。狠抓项目推进,深入推进“5+1”攻坚行动,充分发挥“一号项目”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动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用。狠抓项目保障,聚焦“两重”“两新”等赛道,加快储备2025年政府(国有企业)投资项目、“超长期”国债项目。

三是抓好消费提振。聚焦“文旅经济”,深入推进“312X”体系建设,抓好温泉湖、唐诗之城两个文旅项目,精致打造贝莱特精品民宿、覆卮山度假村,持续完善文旅产业基础。聚焦“节会赛事”,加快比亚迪汽车文化中心、比亚迪越野赛车场等项目建设,办好中国(嵊州)小吃文化节、氧气BAOBAO音乐节、“西白云路”系列赛事,推动“流量”变现。聚焦“两新机遇”,进一步打响“越惠越生活”促消费品牌,持续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

四是抓好城乡建设。加快推进“片区开发”,重点抓好丽湖“未来城”建设,加快动建“富乐”实践中心、嵊心(科技)环等标志性工程。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推进提升改造老旧社区,加快动建仙湖区块道路及城市驿站项目。加快建设和美乡村,健全人居环境长效提升机制,完成农村污水管网及终端改造、农饮水扩面提标等工作,打造更多省级和美乡村达标村。

五是抓好环境治理。按照“必争每小时、必争0.1微克”的要求,深入推进工地扬尘管控、秸秆露天禁烧等10大专项整治提升行动,确保重点区域严控排放、严控油烟、严控扬尘、严控尾气、严控焚烧。

六是抓好民生富乐。繁荣发展富民产业,提升改造越秀路、富豪路两大美食街,加快建设小吃产业园。大力推进艇山名苑等抱团项目,持续扩充富民增收渠道。提标扩容公共服务,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加快中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高标准办好“村越”总决赛和全国邀请赛,承办好中国戏曲电影推优表彰展映大会,编制好越剧学校规划方案,首演原创剧目《运河人家》,持续健全完善越剧事业的传承生态,努力让更多群体了解越剧、爱上越剧。

七是抓好平安建设。深化警源、访源、诉源“三源治理”,强化府院、府检联动,统筹抓好食药、消防、应急、防汛等工作,全力冲刺平安创建“十六连冠”,争创省无信访积案市、法治浙江建设优秀县(市、区)。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

爱嵊州app 嵊州发布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