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0683002584927H/2024-103702 | 主题分类: | 公安、安全、司法/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公安局 | 公开日期: | 2024-05-17 10:17:28 |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奇幻”故事——
“1997年,一位同事在我处暂存了一个箱子后,轻装出发去深圳闯荡。谁曾想,此去杳无音信。”
这个被尘封27年的厚重纸箱,经历过搬家却丝毫未破损,可见被托付之人,花了几多心思。
“别人托付给我的东西,不管重不重要,都得负责到底啊……”保管箱子的是嵊州的玲姐,随着年岁渐长,生怕“来不及”的她,五一节前,她找到了嵊州市公安局剡湖派出所所长童冰求助。
出乎玲姐意外的是,当天下午,童冰就给她打来电话,“箱子主人找到了!”
一、 搬了家 固定电话却保留下来
上世纪90年代,玲姐在嵊州一家服饰有限公司上班,是办公室文员。公司里有一个小伙子,姓陈,来自湖南,大学毕业后,就被招到嵊州工作,管生产技术部。两人工作上常有往来,慢慢就变成了朋友。
一起工作一年多,1997年,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有着一身技术的小陈,跟玲姐说,“我想去深圳闯一闯。”他打包了一箱子的物品,寄存在嵊州本地人玲姐这里。
那个还是BB机和固定电话联络的年代,玲姐把家中固定电话号码写给对方,双方约定,等小陈在深圳稳定后,就将箱子寄发。
谁曾想,此去杳无音信。
此后,传呼机业务停用。小陈唯一知晓玲姐的联系方式,仅存家里的固定电话。因此,即使手机普及,即便搬了新家,玲姐也不敢销号并且申请了原号移机,只因这是二人间唯一的联系方式。
一并搬到新家的,还有那个暂存已久、却已是尘封多年的厚重的纸箱。
二、决定找箱子主人
27年里,随着科技发展,这台固定电话机,再也没有响起过铃声,逐渐成为了摆设。玲姐多次上网搜寻小陈的信息,也没找到蛛丝马迹。
随着年岁增长,玲姐愈发明了世事无常,愈发明白——“不知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到来”,想要找到纸箱主人,物归原主的心愿也愈加迫切。
4月25日,顾不得尊重朋友的隐私,玲姐决定拆开这个纸箱,找寻相关线索。箱子里,除了有一大摞纺织相关的专业书籍,还有小陈的毕业纪念册、来往信件,还有大学毕业证书复印件等等……
“对于我来说,信件,是感情的缔结,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东西。”玲姐看着手中一大摞的来往信件,寻找小陈的愿望更强烈了。她打开微信,决定向童冰求助,“2010年,我在当社区书记的时候,童冰是当时的社区民警,第一次接触,我对他印象就特别深。”
当时,童冰第一天来社区报道,还没进玲姐的办公室坐坐,就提出了一个“要求”,“能不能带我去社区走走,看看和其他社区的交界处都在哪。”于是那一上午,玲姐就带着童冰,东南西北的交界都跑了一遍。回到办公室,玲姐就和同事说,“小伙子挺认真负责。”这句夸奖,在随后的日子里,常常能在老百姓口中听到。
“我就想着问问童冰,凭借姓名、毕业证书这些仅有的线索,能不能找到这位老友?”
三、到了广东 就遗失了电话
听着玲姐发来的语音,童冰感叹于他们的真挚情谊,立即着手寻找。
广东省如此偌大、人口密集,并且已过去这么多年,这位好友还在广东吗?会不会已经去了外地发展?仅仅凭一个姓名、一个籍贯,无异于大海捞针。
在嵊州市公安局“和合”寻亲工作室民警商朝阳的帮助下,他们通过系统查询到,符合相关条件的“小陈”总共有50多名,这里面有没有玲姐的好友?
童冰想来想去,只想到个“笨办法”——一个个电话联系!一直打到第36个电话,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电话那头一听到他是嵊州的警官,立刻说道,“我三十年前在嵊州工作过!”童冰在一番交流后,确定了这位正是玲姐寻找多年的好友。
玲姐得知消息后,激动不已,当即拨通好友的电话。
曲折的故事,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意外”——
比如,小陈当初离开浙江不久,就遗失了通讯录,里面有玲姐的号码。等到在广东稳定下来,想再找人,却怎么也记不起号码。
可叫人欣慰的是,故事总是会以美好和温暖来结尾——
“箱子里,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可就是,被人惦记着的感觉,真好啊……”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