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索 引 号: 11330683002585102R/2024-106060 主题分类: 旅游
发布机构: 市文广旅游局 公开日期: 2024-09-18

嵊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8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9-18 15:55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
浏览次数:

您提出的《关于“盘活‘一日游’消费圈, 打响嵊州文旅IP”的建议》(第86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挖嵊州文化的厚度与深度,细琢剡溪山水的秀美与灵动,通过实施“文旅活市”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越剧发源地资源优势,不断丰富文旅融合业态,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改善旅游服务环境,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促进了旅游消费。接下来,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加快“盘活‘一日游’消费圈, 打响嵊州文旅IP”。

一、加强统筹规划,高位推进融合发展。围绕新时期我市文旅发展定位,加强规划引领,通过制定文旅发展五年规划、每年排出行动计划,明确配套责任清单和任务目标,实现“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抓落实的长效机制。落地《嵊州市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嵊州市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嵊州市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培育嵊州市民宿精品试点村的扶持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撬动作用,全面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制定并实施《嵊州市推进越剧繁荣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形成越剧艺术振兴发展的工作体系,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越剧人才队伍,创作一批有影响力的越剧精品,深挖一批影响广泛的越剧文旅IP,大力推动越剧文化产业发展。制定并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嵊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提升我市非遗保护工作水平,激发非遗发展活力,推动非遗传承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明确发展定位,打造文旅融合场景。紧紧围绕“百千万”旅游发展定位,聚焦嵊州百姓、客源地游客需求,不断完善文旅产品供给体系。重点推进文旅融合“312X”体系建设,即积极推进越剧小镇、唐诗之城、小黄山遗址公园3个项目,重新启动温泉旅游度假区项目,新建戴逵非遗传承中心和羲之书画创作中心2个项目,不断完善提升X个其他旅游节点,如崇仁古镇、名人故居、美丽乡村等。要以市委提出的“金庭问道、鹿门访友、西白忘忧、卮山仙踪”四条美丽风景线建设为切入口,完成嵊州市西白山片区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打造爆款网红民宿,全力构建文旅业态空间新布局,实现嵊州文旅深度融合快速发展。

三、把握市场趋势,满足游客消费需求。把握大众旅游消费新趋势,立足禀赋深挖特色,拓展丰富消费体验,更好满足游客需求。关注后疫情时期以“家庭微度假、高频微旅行、周边自驾游、短途高铁游”为特征的旅游市场变化趋势,针对高铁、铁路开通后带来杭州、宁波、义乌等周边城市的密集式假日、周末休闲需求,以及以“越剧”为吸引点的上海市场,推出“精品小团、私人定制小团、周边游小团”及“门票+酒店+用车”组合套餐等旅游产品,满足短途旅游市场需求。重新梳理我市越剧、唐诗、书法、小吃等特色文旅资源,重点打造“感受越剧发展·品味百年风华”“重走唐诗之路·感悟魏晋遗风”“打卡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体验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感受红色风云·传承红色基因”“寻味美食民宿·尽享人间烟火”6条精品游线,满足游客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

四、扩大传播影响,加快扩圈出圈出彩。系统谋划全市文旅宣传推介活动,强化“流量”思维,善于借势借力,致力实干巧干。借助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等国家级协会影响力,强化统筹整合,提高活动层次和规模,高规格举办、承办书法朝圣节暨书法大赛、“雕圣杯”根雕大赛、越剧艺术节、文化旅游节等全国性赛事活动,不断丰富“书法+旅游”“演出+旅游”“赛事+旅游”等业态,形成声势,办出特色。打响“富乐嵊州”文化乐民品牌,迭代升级“村村有戏、村村有星、天天有戏、校校有戏”工程,持续放大“村越”好声音的火热效应,深耕“村越”好声音(村DA)赛事活动,把“嵊州村越”打造成全国闻名的民间越剧赛事;围绕“培养+激励+管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讲解员、营销人才和导游团队,培养一批形象佳、作风正、业务精的金牌讲解员队伍,培养一批优秀营销人才队伍和导游队伍,尽快改变我市文旅人才队伍不足的现状。

联系人:陈兴(产业发展科) 联系电话:83013755

嵊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4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