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 政务动态
索 引 号: 11330683002584978R/2025-65896 主题分类: 国土资源、能源/矿产
发布机构: 市自然资源局 公开日期: 2025-02-18 08:54:02

浙江嵊州: 以地质文化赋能 焕百年古村新韵

发布日期:2025-02-18 08:54
信息来源:市自然资源局
浏览次数:

浙江省嵊州市石璜镇白雁坑村,这个隐藏在群山之中的小村庄,因其丰富的地质遗迹在2018年被评为全国首个地质文化村,2021年成为中国地质学会首批三星级地质文化村。依托丰富的地质资源,白雁坑村以地质文化赋能,带动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让这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小村庄焕发了新的生机。

时隔两年,再次驱车进入白雁坑村,地质文化村的辨识度更高了。拓宽的盘山公路两侧,新增的路灯都带有地质文化村的标识。去年10月交付的白雁坑村油罗山自然村新区,安装了40盏带有地质文化村标识的庭院灯;从村口到长乐交界7公里的公路,安装了243盏带有地质文化村标识的太阳能灯;数十米长的不锈钢板文化墙上,“千年香榧林,万年巨石阵”的白色大字格外醒目。在村里的停车场四周,新增了带有地质文化村标识的宣传栏20多块。

距离白雁坑村不远的西白山顶峰,去年7月开馆的白雁坑科普馆,集中展示了地球科学知识及白雁坑地质遗迹演化史。这里陈列了50多种矿物、化石标本。今年55岁的白雁坑村民钱继平是科普馆的志愿讲解员。“这里每块石头都有故事。你看,这块条带状粉砂岩来自浙江江山,距今已有6亿年了;这块外地的硅化木,先石化,再玉化……”钱继平滔滔不绝地讲解,吸引了一众游客围观。

在嵊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指导下,石璜镇根据地质资源特点及村庄布局和地貌特点,开辟地质文化村三个功能区、四条科考研学线路,构成“一轴一心两翼四线”的格局,吸引了一批游客,带动了文旅产业发展。早在2014年,村民斯林福率先在村里开起了民宿,当时只有3个房间。获评地质文化村后,白雁坑人气渐旺,他抓住商机,扩大民宿规模至12个房间,接待能力大大提升。“去年7月至10月,房间基本上每天爆满,客人需要提前半个月订房。”斯林福说。现在,白雁坑村有民宿21家、床位300余张,一到夏季生意火爆、一房难求。去年白雁坑村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带动农民增收近1000万元。

走进白雁坑村的一间小屋,门口悬挂的地质文化图书馆牌匾吸引了众人的眼光。图书馆于去年建成,馆内布局明亮而雅致,但缺少地质科普类图书。同行的浙江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孙乐玲有备而来,代表学会赠送了《余村穿越之旅》《远古寻迹﹣﹣探秘士谷地质文化村》等35册地质科普图书。“接下来,学会将帮助收集全国地质文化村的相关图书和文创产品,充实图书馆馆藏。”孙乐玲说。

踩着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时代节拍,白雁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有“地质为基、文化为魂、融合为要、惠民为本”的地质文化理念始终没变。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

爱嵊州app 嵊州发布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