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0683002585882R/2025-65917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市场监管局 | 公开日期: | 2025-02-19 08:39:49 |
2024年以来,在省局、绍兴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嵊州市局凝心聚力、务实笃行,按照“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工作思路,锚定主责主业,尽心履职尽责,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一年来,共获得副省长批示肯定1次;争取到省级创新试点6项;上榜省食品安全专项监测“揭榜挂帅”项目1个;“食安快检村村通”和“电子食安身份证”项目工作信息在省委办刊发2次;“越剧+点检”和“校园e食安”创新工作经验分别被国务院食安办和省委改革办录用;获得国家级、省级媒体正面宣传报道110余次。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定发展信心,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优服务、解难题,助力塑造良好营商环境。一是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全面升级。积极探索政务服务“一类事”改革,优化企业开办、准入准营、注销等“一类事”服务场景,为2721户新办企业免费刻制公章,节省办事成本54.42万余元;持续深化电子营业执照“企业码”应用推广工作,为企业办事提供数据支撑。截至12月底,共有各类市场经营主体93573户,同比增长6.85%。二是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大公平竞争审查力度,积极推行“部门自我审查+市监部门审查”模式,各乡镇(街道)均已出台内部审查机制,新增审查文件415个,发现问题文件28件,均完成修改或调整。三是精准落实助企服务工作。做好厨具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和个体工商户“浙个好”品牌建设省级试点工作,两项均系绍兴市唯一。有序开展个体工商户发展监测,通过以“培”育“才”模式打造“1+10+n”人才培育体系,助力实现“技能致富”,共培训3800余人次。推进2023年度市场主体年报工作,企业年报率96.36%,居绍兴第二。
(二)坚持培优育强,多措并举助推高质量发展。持续激发主体活力,全面助力创新发展。一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牵头成立浙江(嵊州)制冷装备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成为嵊州首个制造业集群知识产权联盟。“乡镇街道老旧危房(气象风险)告警分级检测数据”成功获得首批气象数据知识产权,首批授权全省仅6件。二是加强认证提升工作。持续推进3C燃气具产品认证智慧监管,相关工作经验在全省系统会议上作交流分享。三是打造打响质量品牌。智能厨电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工作获批省级试点,“嵊州厨具平台”在全省176个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平台中得分排名第8;厨具产业创新做法入选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典型案例并发布;绍兴市首个非遗传承领域项目《古沉木雕塑》团体标准入选省局“浙江制造”标准培育计划。
(三)落实务实举措,聚焦民生守牢安全底线。全力防范化解市场监管领域各类风险,实现安全“零事故”。一是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利民行动,精心打造“越剧+食安”作品,创新改编越剧《九斤姑娘新传》在省局“百姓点检”主题活动启动仪式首秀。推动小吃生产企业开展HACCP/ISO22000等管理体系认证,目前共有28家企业获证46本。平稳运行“校食安”系统,“电子食安身份证”日均检测并赋证2600余份,“市售畜禽水产等即烹预制菜中防腐剂以及掺杂掺假风险监测”项目成功上榜省食品安全专项监测“揭榜挂帅”项目,有序推进全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和“剡食远航”出海计划。开展节假日食品安全专项检查5次,完成重大活动专项保障13次。二是药械化监管全面加强。开展药品网络销售环节集中治理、儿童用妆“护盾”行动等专项行动14个,智慧药房、药事医保驿站服务群众8万余次。三是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持续强化。牵头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燃煤锅炉违规建设使用专项治理,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720余家,设备1200余台,发现并整改隐患330条。四是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加强。探索电动自行车“快检+执法+服务”新模式,完成抽检30批次,节约抽检经费30%,全市涉电动自行车产品投诉举报量较上年同期下降16.28%。
(四)规范市场秩序,强化执法提高监管效能。围绕群众关心关切问题,狠抓监管执法,稳定市场秩序。一是加大执法力度。以“铁拳”“亮剑”系列专项行动为抓手,共立案查处各类案件875起,其中大要案140件;结案759起,办结10万元以上大要案11件,入选省执法办案典型案例3个。二是强化价格监管。深入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重点做好重要民生产品价格、殡葬行业价格、停车收费等民生领域价格监督检查。三是净化网络市场。高质量推进绿色直播为民行动,新增直播相关企业8家,超千万直播间3家,“新秀电商主播”6名,“绿色直播间”3个和“绿色直播基地”1个。四是优化消费环境。处理消费者投诉(咨询)举报8140件,均已办结,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23.8万余元。牵头推进厨具行业溯源治理省级试点工作,有效从源头减少消费投诉。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将认真落实上级部门部署要求,拼搏实干、接续奋斗,全力保安全、助发展、维秩序、强队伍。
(一)加强监管,守牢“三品一特”安全底线。一是狠抓食品药品安全。拧紧食品安全“两个责任”链条,继续深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网络餐饮治理等行动。做好“越享食安”优秀实践案例验收,打造更多具有嵊州辨识度的食品安全工作范本。做好新办企业证前指导,指导更多小吃生产企业开展HACCP/ISO22000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加快企业领证步伐。推进“电子食安身份证”“村村通”等特色工作,配套打造15分钟食安快检便民服务圈,推动城乡食安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积极开展药械化科普宣传活动,全面筑牢药品安全底线。二是严抓特种设备安全。强化特种设备监督检查力度,深化对全市2800家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17000台特种设备数字化监管,加强虚标参数锅炉、超年限使用压力容器、违规销售使用叉车和公众场所、住宅小区电梯等领域隐患排查。三是细抓产品质量安全。加大对热销、群众投诉、反映问题多的产品抽查力度,聚力开展电机行业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区域性块状产品高质量健康发展。
(二)服务赋能,助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便企惠企力度上新高。抓好“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化执行、企业开办便利度优化提升等工作,大力推行网办服务,持续做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宣贯。二是质量标准提升抢新机。大力推进特色产业质量提升工作,推动绿色认证集成改革和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行动,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6项以上。三是知识产权发展出新绩。完善知识产权服务链,深入企业开展精准化、专业化帮扶,搭建便捷高效融资服务平台,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运用知识产权解决融资难题,进一步推广知识产权保险服务,为企业高效运用无形资产提供有力保障。
(三)改革创新,提升监管执法效能。一是部门联合监管再强化。深入开展“互联网+监管”工作,探索跨部门联合监管长效机制,高质高效完成跨部门联合监管任务。二是执法稽查力度再提升。聚焦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知识产权、市场秩序、网络交易等重点领域,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提升办案效率和办理质量。三是公平竞争再发力。加大公平竞争审查力度,邀请第三方对全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开展全面评估,持续开展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切实维护竞争、开放、有序的发展环境。四是放心消费再优化。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建设,积极稳妥处置消费投诉举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