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 计划总结
索 引 号: 1133068300258517XL/2025-66585 主题分类: 水利
发布机构: 市水利局 公开日期: 2025-03-28 09:43:05

嵊州市水利水电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5- 03- 28 09: 43
信息来源: 市水利局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水利局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治水论述为指引,举全系统全行业之力,系统谋划、抢抓机遇,建管结合、盘活资源,有力贡献了“富乐嵊州”水利力量。

一、2024年工作回顾

(一)谋实谋深,重大项目攻坚突破。一是水利投资创出新高。完成水利投资11.8亿元,完成率132.1%;完成水利管理业14.1亿元,完成率156.7%。多途径拓展水利资金保障渠道,争取到上级资金7.5亿元(含增发特别国债5.2亿元),获提前下达2025年上级资金4614万元。二是三溪水库加速突破。一期导流洞完成总工程量的61%,二期主体工程按期动建,政策处理基本完成,主体用地报批组件已报审查,获评2024 年度“五拼五比、实干争先”月度之星(项目攻坚之星)、“五拼五比、实干争先”季度之星名单(第3批)先进集体。三是丽湖工程扎实推进。项目土地报批完成多级层层审查,并提请省政府批复。各标段建设全线铺开,切实抓好施工扬尘管控,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50%。

(二)夯实基础,民生水利日益提质。一是山塘水库纵深治理。全年完成小型水库整治提升17座、新动建4座;完成山塘综合治理30座,新动建64座,其中省级民生实事完成率115%。110座水库不动产产权证试点办理完成率100%,已办理数量位列绍兴市第1名。“嵊州市数智+监管双向发力推动水库管护提档升级”做法获绍兴市副市长冉仁均批示肯定。二是农村供水城乡同质。省级民生实事单村水站改造82座、绍兴市级民生实事单村水站改造118座均提前4个月完成,“创新打造微型水站 破解山区分散居住点供水难题”入选全省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工作典型案例,承办水利部全国农村水利工作会议分会场。三是农村水系稳步治理。省级民生实事农村水系整治完成率106%。四是农田设施更新迭代。编制出台《嵊州市农田灌溉发展规划》,超额完成省级民生实事灌溉泵站机埠更新改造9座,完成率112.5%。南山水库等9个中型灌区的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建设。

(三)全域治理,幸福河湖焕发新貌。一是中小河流建设有序推动。黄泽江(宕头段)综合治理工程、黄泽江劳动砩及渔溪江堤坝建设工程等先后动建,长乐江生态建设项目(石璜镇郯城江口-石璜江口段左岸)、长乐江生态建设项目(鹿山段)等5个项目动建入库,12个小流域项目基本完成续建,修复河道生态4公里。二是有序推动水土流失治理。完成甘霖镇花桥、后村水保项目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81平方公里。长乐镇和黄泽镇2个水保项目开工动建。三是小水电生态有序治理。完成7座水电站专题论证报告和“一站一策”整改方案编制,新创建小水电“两不八有”33座,全年发电1.1亿度,“嵊州市全力推动小水电转型升级走出绿色水电共富新路”做法获绍兴市副市长冉仁均批示肯定。四是河湖长制强化管理。深化“河湖长+检察长”“河湖长+警长”协作机制,开展“全域共美丽 河长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完成清淤 37.5 万方、清退乱种植32万平方、复绿约20万平方、清退沿河养殖户217家,清除“一枝黄花”100余亩,打造绍兴市级美丽河湖2条、最清洁河道2条、高品质水美乡村5个,新增城乡亲水节点11个、滨水绿道4.26公里。作为全省唯一县级市承办水利部“关爱山川河流 助力河湖复苏”浙江分会场,率先创新启动河湖长制培训进党校课程,扩大护水“朋友圈”工作做法在《中国水利报》刊发。

(四)科学应对,水旱防御确保安全。一是防御链条有效健全。聚焦山塘水库、白蚁防治、在建工程等防汛重点,强化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管理,“拉网式”闭环整改水旱灾害隐患65个,实现山洪灾害重点村“一村一预案”全覆盖,科学调度骨干水利工程52次,拦蓄洪水1.5亿立方,实现“四不”目标。二是防御体系改革创新。完成南山数字水库建设项目,新增小流域声光电预警站点143套。嵊州市数字孪生水利规划、曹娥江流域(嵊州市)数字孪生建设、嵊州市水利感知项目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场景应用、基于多源感知的流量全量程监测系统等4个创新项目入选省水利、水文改革创新项目。

(五)凝心聚力,从严治党共促共进。一是“149”专班潜心服务。积极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组织全系统骨干技术力量到一线指导服务272次,帮助镇街解决技术问题339个,查处违规施工单位7家。二是鱼跃工程培育力量。健全“传帮带”培养机制,举办“鱼跃工程”“水利青年讲坛”等活动,对关键岗位、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开展多重培育。三是营商环境愈加优化。出台《水利审批集成化改革工作方案》《涉水行政审批第三方服务机构整改提升工作方案》《涉水行政许可第三方服务机构管理制度及评分细则(试行)》,实现涉水审批“零跑腿、零距离、零等待”。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市水利局将围绕市委市政府“富乐嵊州”总部署,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锐意进取、苦干实干、善作善成,努力为“富乐嵊州”建设贡献更大水利力量。

(一)努力推动重大水利项目更快。一是全面提速“一湖一库”。三溪水库项目积极优化资源调配,完成主体用地批复,完成导流洞和泄洪放空洞全面贯通,实现河道截流,确保坝体、坝肩建设顺利开展。曹娥江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东桥至丽湖段)二标、三标全线建设,完成总工程量的 75%;三江口水街夜市配套工程(步行桥提升工程)完成建设。二是加快新生项目落地。加快新建水利重点项目前期,确保湛头滞洪区(长乐江西求)生态建设工程、嵊州市前岩水库水源地保护及水生态功能建设工程、嵊州市长乐江生态建设项目(长乐段、甘霖段)、嵊州市2025年水源地建设工程等项目入库动建。

(二)努力推动水利民生实事更优。一是扎实开展百库(塘)治理。力争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4座,完成病险山塘治理64座,新动建病险山塘39座,同步有序开展水库配套设施提升改造。二是持续开展农饮水保障。深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县级统改革,完成38座单村水站改造提升,确保县域销号。争取完成灌溉设施更新改造5座,加快南山水库灌区、张村水库灌区、渔溪坑水库灌区等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前期工作。

(三)努力推动水旱灾害防线更坚。一是全面筑牢水旱灾害防御屏障。周密开展汛前重点环节、部位排查,提前抓好潜在风险管控工作,深化完善防汛抗旱预案,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有序开展大中型水库和主要河道的科学调度,全面打好梅雨台风和局地强降雨的防御战。二是全面完善智慧水利感知网络。完成5条小流域山洪精细化调查评价、100个山洪灾害入户预警终端安装,开展3座小型水库洪水风险图编制,改造92个水文遥测终端,完成16站水文测站考证工作。三是全面完成改革创新试点。完成全市小型水库不动产登记部级改革试点后续工作。推进开展曹娥江流域(嵊州市)数字孪生建设省级水利改革试点工作,实现流域防洪减灾研判精细化、信息可视化、决策科学化,提高嵊州市曹娥江流域防洪减灾能力。

(四)努力推动全域幸福河湖更美。一是持续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完成黄泽江(宕头段)综合治理工程、黄泽江劳动砩及渔溪江堤坝建设工程、长乐江生态建设项目(石璜镇郯城江口-石璜江口段左岸)、长乐江生态建设项目(鹿山段)等项目建设,完成6.7公里中小河流治理。二是持续开展水土保持治理。完成嵊州市生态共富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渔溪、大坑、白泥坑小流域)、(周庄、石雪坑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完成1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积极申报第二批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试点。三是持续开展小水电生态治理。推进央督7座水电站“一站一策”整改,开展小水电“两不八有”创建,加强生态流量监管,推动水力发电生态安全。四是持续开展河湖长制管理。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强化河湖日常巡查和管护,争取建设高品质水美乡村5个、亲水绿道5公里,新增城乡亲水节点3个,河湖健康评价2条,扎实打造绿色生态河湖。五是持续开展水资源节约管理。坚持节水优先原则,落实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用水总量控制在2.76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总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2%以上。积极推进嵊州市重点领域水效提升计划,完成1个合同节水项目。

(五)努力推动党建引领发展更强

一是持续提升“149”品牌成效。坚持水利干部下基层、走一线、办实事,精准对接镇村群众和办事企业需求,实施全过程跟踪服务,完成竣工验收8个,确保工程节点、进度、质量和安全,确保办事全程流畅无阻。二是持续推进清廉水利建设。加强水利干部队伍建设,常抓纪律不懈,融合机关党建、团委、妇委会、工会等力量,着力营造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干事创业氛围。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