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0683002585196F/2025-104243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发布机构: | 生态环境分局 | 公开日期: | 2025-05-27 16:41:02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建设项目概况 | 公众参与情况 |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浙江汉嵙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年产500万平方 米复合集流体、100万平方米硅胶布项目 | 嵊州市浦南大道368号 | 浙江汉嵙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通过购置卷绕式磁控溅射一体机、分切机、搅拌机、涂布机、表面涂覆机等设备,采用磁控溅射镀膜、分切、搅拌、涂胶固化、表面涂覆固化等工序实施复合集流体及有机硅胶布的生产,项目投产后,预计形成年产500万平方米复合集流体、100万平方米硅胶布的生产规模。 | 本项目未开展公众调查。 | 建设单位承诺按照环评要求落实好各项污染防治措施。 | 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嵊新首创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达标后排放。 废气:4台导热油锅炉产生的燃气废气分别通过4根15m高的排气筒(排气筒编号:DA001~DA004)高空排放;涂胶固化、表面涂覆固化过程中产生的烘干固化废气经“喷淋塔(冷却)+除雾器+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的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5)高空排放。 噪声:合理布置厂区,选用先进、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不得布置在厂界周围。对产噪设备和车间落实降噪、隔声、减振治理。加强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确保生产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固废:一般废包装材料、金属渣收集后外售综合利用;不合格品、边角料、废离型纸委托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单位处理;废原料桶、废抹布、废活性炭、废导热油、废润滑油、废油桶、废填料等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清运。 |
2 | 嵊州市越冬牧业有限公司生猪规模化养殖技术改造项目 | 嵊州市甘霖镇马塘村 | 嵊州市越冬牧业有限公司 | 利用已获批的设施农用地32784.3m2,利用已建设的配怀舍、育肥舍、保育舍、隔离舍等实施生猪规模化养殖项目。项目建成后,形成存栏30000头,年出栏60000头生猪的生产规模。 | 本项目未开展公众调查。 | 建设单位承诺按照环评要求落实好各项污染防治措施。 | 废水:本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厂区污道初期雨水经沉淀处理后作为猪舍冲洗用水,后期雨水通过切换阀排入附近河道;养殖废水及生活污水经厌氧发酵后沼液委托处置,最终作为沼肥用于农田消纳,不外排。 废气:1、猪舍废气:企业从饲料、饮用水、环控系统、管理、工艺等各方面采取恶臭制措施;同时,猪舍内安装喷雾设备,定期进行喷雾,喷雾溶液中添加植物提取剂和微酸性电解水,降低猪舍臭气产生浓度;猪舍采取全封闭;措施:全机械通风,每间猪舍均采用一端两侧设两路水帘进风,经室内机械通风装置单向通风并在猪舍另一端引入“生物除臭”装置,臭气经处理后达标排放。2、废水收集池废气:本项目污水处理系统—盖泻湖沼气池是全封闭的厌氧塘,污水处理恶臭主要来自废水收集池,产生的臭气集中收集,采用“碱喷淋+次氯酸钠喷淋”装置处理,处理后的废气通过 15m 高排气筒高空排放。3、沼气发电废气:废水处理产生的沼气经收集后经过气水分离器、脱硫塔处理,进入储气柜暂存供应场区发电使用,沼气燃烧废气经 8m 高排气筒高空排放。4、堆粪棚废气:堆粪棚产生的废气经收集后,采用“碱喷淋+次氯酸钠喷淋”装置处理,处理后的废气通过 15m 高排气筒高空排放。 噪声:1、沼气发电机组噪声防治措施:①选用低噪声设备,配套减振基础。②发电房采用封闭结构,窗户仅作采光用,采用双层隔声窗,常闭,室内强制通风。2、泵和风机类机械设备噪声防治措施:①用低噪声设备,配套减振基础。②水泵及进、排风机等设备尽量选用变频低噪声型号,设置于独立设备房内。③泵、风机、电机主轴轴承及其他传动轴轴承控制侧隙量,加强管理使设备处于要求的状态下,减少轴承滚动体撞击声。④泵、风机机身配套隔声罩。3、控制猪群活动噪声,避免猪因饮食饮水及人为干扰哼叫4、入场运输车辆进行限速、禁鸣等控制措施。5、猪舍四周加强绿化,场界四周种植高大乔木,加强对噪声的隔阻效果。 固废:猪粪、沼渣(含污泥)、饲料残渣等收集后暂存于堆粪棚,定期由畜禽粪便处置中心处置;分娩废物及病死猪在冷库内暂存,定期由无化处理中心收运统一处理;医疗废物由嵊州市畜牧业发展中心统一收集,最终由宁波世纪清风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处置;废机油、废油桶、化品废包装袋委托嵊州市新业危险废物经营有限公司处置;废脱硫剂由厂家回收处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
3 | 茶坊路北延(潭遏段)以及停车场建设项目 | 嵊州市茶坊路北 | 嵊州市城南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本项目位于嵊州市三江街道,起点位于茶坊路与新七路交叉口,向北设隧道穿过上岛山,终点接既有芷湘路潭遏桥,路线全长1.696km。其中,穿山段采用双洞分离式隧道分为东、西两线,长度约0.85km,并于嵊州高级中学东南侧选址设置公共停车场。 | 本项目未开展公众调查。 | 建设单位承诺按照环评要求落实好各项污染防治措施。 | 生态:严格按设计占地面积、样式要求开挖;做好堆土拦挡;尽量减少植被破坏为原则,合理设置临时堆放场;临时弃土堆绿化;临时占地(施工营地)在施工结束后要及时复植。运营期进行绿化补偿,实行“常(绿)与落(针)相结合,乔木与灌木相结合,灌木与草坪相结合”,同时加强道路沿线的绿化措施。 废水: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施工过程中,应避免将施工废渣、废油、废水等弃入水体;临时堆放场地设置排水沟;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之后全部回用车辆和设备的冲洗、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等;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纳入市政管网。运营期加强行车管理,做好道路排水系统的维护工作,控制车辆行驶过程跑冒、滴、漏污染物对附近水体的影响。 废气:加强扬尘防治,要求在距离周边敏感目标较近的路段施工时做好定时洒水、设置临时施工屏障如防尘网等减小粉尘对居民的影响,并且在选择施工材料堆放场地时应避开周边敏感目标,对易散失冲刷的物资(石灰、水泥等)要求不能在露天堆放。施工场地内运输通道及时清扫、冲洗,以减少汽车行驶扬尘。加强施工管理和施工机械维修保养,确保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保持良好工况。本项目所用沥青采用商购,不自设拌合场。 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查、维护及保养;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采用设备减震设施;在施工区域周边、居民区等敏感点采取临时声屏障等降噪措施。营运期加强道路养护和交通管理,设置禁鸣标志,对于超标敏感点实施隔声窗降噪措施。 固废:施工弃渣优先综合利用,施工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理;隔油池产生废油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运输车辆应当实行密闭运输。运输途中的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不得泄漏、撒落或者飞扬;建设工程竣工备案前,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及时拆除施工现场围挡,平整施工场地,清除工程渣土及其他废弃物。运营期对于道路路面翻修时产生的废弃物,应当加以综合利用,不能利用的作为建筑垃圾合理处置;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上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告。公告期为2025年5月27日至2025年6月4日(5个工作日)。
联系人:生态环境窗口
联系电话:83590980、12345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嵊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